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微信公众号
抖音

首页 科普知识

四月防病健康提示

信息来源:行政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4-02 09:54:47 浏览量:597次

四月芳菲,温暖如约而至,阳光明朗和烟雨朦胧交织催动百花齐放,为春季的落幕绘制了最艳丽的画卷,也给病原微生物和媒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温床。晚春时节万物生长繁殖,伴随着清明假期,居民踏春祭扫活动,使居民与环境中和动物携带的病原微生物接触机率增加。此时若衣物增减不当,饮食起居不调,生产劳动卫生不察,防蜱驱虫不警,易引发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江西省疾控中心温馨提示:4月做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手足口病、布鲁氏菌病和蜱传疾病等疾病的预防。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近期我省新冠病毒感染仍处在低水平活动期,但病例报告数和检测阳性率出现小幅波动,新冠病毒JN.1为我省当前的优势流行病毒株。与前期流行的EG.5等变异株相比,JN.1变异株感染的致病力相当,感染病例以轻型为主。随着人员的流动和郊游踏青,人群感染病毒的风险持续存在,需坚持做好个人防护,积极接种疫苗。

健康提示

1.继续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注意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做好居室日常卫生。

2.日常做好健康监测。日常要密切留意家人和自己的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等新冠病毒感染症状时,优先选择居家观察、对症服药,必要时及时就医。

3.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建议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符合条件者尽早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尤其是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

4.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预防各种疾病的重要手段,请广大市民保持规律作息,适当锻炼身体,合理膳食,多喝水,保持良好心态,坚持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1~2岁组发病率最高。主要表现为发热及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皮肤黏膜出现皮疹、疱疹或溃疡。每年的4月至7月是我省手足口病的春夏流行高峰,其传染性强,学校、托幼机构等场所易发生聚集病例或流行。

健康提示

1.EV71型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接种EV71疫苗可以预防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推荐6月龄~5岁的儿童尽早接种。(注:EV71疫苗不能预防其它病原体引发的手足口病)

2.注意手卫生,特别是在触摸口鼻前、饭前、便后、或者外出回家后、接触疱疹/呼吸道分泌物后、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流动的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指导儿童掌握“七步洗手法”。良好的个人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

3.注意通风换气,每天开窗通风2-3次,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带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

4.定期做好家居环境清洁,特别是对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对家里地面、桌面、门把手、床围栏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必要的情况下可进行消毒。

5.注意观察幼儿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特别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溃疡等,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又称'懒汉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布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人群普遍易感。患布病的家畜是人类感染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当前正值春羔的接生时节,农牧民们要特别注意个人防护。带菌母畜生产时,排出的胎儿、羊水、胎衣是危险的传染源,在羊羔接生过程中防护不当或未采取防护措施,极易感染布鲁氏菌。

健康提示

1.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奶,不吃不熟的肉及内脏,不食用来源不明的奶制品和牛羊肉制品。饭店、家庭用的菜刀、菜案,要生熟分开。

2.日常定期消毒。定期对圈舍、挤奶厅、产羔室及周围环境进行清理和消毒。当出现牲畜流产时,要避免直接接触流产物和死胎,应立即对其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3.加强个人防护。从事牛羊饲养、收购、屠宰、皮毛乳肉加工、兽医等行业的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穿着防护服装,佩戴口罩和橡胶手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医治。

蜱传疾病

蜱虫,俗称壁虱、草扒子、狗豆子,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蜱是媒介生物,常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使人、动物患病,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一般蜱叮咬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多较轻微。有时也可引起严重疾病,部分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一种病毒病),病死率可超过10%,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可显著降低疾病重症率和病死率。蜱虫在我国大部分地区4月至9月最为活跃,人与动物被蜱虫叮咬的机会显著增加,通常出没在草丛、灌木丛、森林等植物茂密的地方,活动范围很小。因此,相对于成人,喜欢去树林、草丛玩耍的孩子们,更容易成为蜱虫的目标。

健康提示

1.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果需要去树林或草丛游玩,尽量穿浅色长衣长裤,方便发现蜱虫。扎紧裤腿,不要穿凉鞋拖鞋露趾鞋。尽量少露出皮肤,别给蜱虫可乘之机,同时野外归来要更衣。

2.裸露的皮肤、衣物和帐篷可涂抹、喷洒驱避剂,儿童谆医嘱或按说明书使用驱避剂。

3.游玩回家后及时洗澡,检查腋窝、腹股沟、头皮、颈部、腰部及脚踝下方等皮肤褶皱、薄弱部位有无蜱附着,看看有没有小红点、肿包等。

4.蜱虫不仅会叮咬人,动物也是它的寄生目标。如果携带宠物,需及时检查宠物耳部、腹股沟等部位有无叮咬的蜱,并注意切勿徒手捕捉宠物身上的蜱虫或其他寄生虫并进行挤捏。

5.发现蜱虫叮咬可用酒精涂抹,使其头部放松或死亡;再找一把尖头镊子,尽可能靠近皮肤夹住它的口器(位于头部),垂直向上拔出,不要左右摇动,以免口器断裂;取出蜱虫后,用碘伏给伤口消毒;拔下来的蜱虫可以用塑料袋或瓶子密封,万一伤口恶化,也能作为医生处理的参考。如果蜱虫叮咬得很牢固,或者钻入过深,建议直接请医生处理。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重要提示:

3月21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提示我省即将进入汛期,大家除了做好以上防病措施外,还要注意极端天气引发的洪涝灾害,防范因洪涝灾害引发的皮肤病、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等。



供稿:应急办、传防所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