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版
微信公众号
抖音

首页 科普知识

基孔肯雅热“蚊”风而动,预防感染这样做!

信息来源:行政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7-18 15:20:03 浏览量:1284次

伴随夏季气温的持续走高、降水量的显著增多,蚊虫活跃度增强。登革热的“孪生兄弟”基孔肯雅热“蚊”风而动!

让我们走进基孔肯雅热的世界

临床特征: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名字源自坦桑尼亚土语,形容病人因关节疼痛而弯曲的特征体态。SO,它的典型症状有剧烈关节疼痛特别是手指、手腕、脚踝和脚趾等小关节),且持续时间较长。此外还有高热(体温可高达39°C)皮疹(常见于面部或四肢伸展侧)等典型症状。

传播媒介: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伊蚊生活习性:

较为洁净的容器积水是它滋生的温床

白天叮咬光天化日下行动

活动高峰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

传播过程:传染源 → 蚊虫叮咬(吸血期)→ 病毒在蚊子体内繁殖(2-10天)→ 叮咬健康人(1-12天后)→传染源

人与人之间不会通过呼吸道、接触或消化道直接传播

图片8.png

(图片来自广东疾控微信公众号)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关键在于防蚊灭蚊

·定期清理环境,避免蚊虫孳生:清除蚊虫孳生地是预防虫媒传染病的根本措施。伊蚊依赖小型积水繁殖,及时清理家中及周围环境中瓶瓶罐罐的积水不给蚊子提供繁殖的机会。

室内

花卉植物:水生植物要定期换水清洗(每星期至少1次),花盆底盘勿留有积水

积水:及时清理空调、饮水机托盘等积水

容器:注意清理阳台或窗台等露天场地的积水容器;其他容器,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或倒置于防雨场所。

室外

容水器皿及场所:封盖好水缸、水箱等容水器皿,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等。各种闲置盆罐、饮料罐、食品盒、玻璃瓶等废弃容器,及时清除或倒扣放置。

积水:排清可能孳生蚊虫的积水,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清除房屋前后、花园/阳台/天台、水池/水养植物、竹筒/树洞/轮胎、建筑工地和绿化带等积水


·注意防蚊,做好个人防护

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必要时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

在户外蚊虫较多的区域活动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同时涂抹驱蚊药物,不要长时间逗留。

尽量避免在伊蚊活跃时段(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前往草丛、树荫等蚊虫密集处。


特别提醒

从境外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以及与国内本地疫情暴发地区有商贸、交流、旅游的返回人员,要做好自身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居史!





供稿:应急办、传防所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