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结核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尤为高发。学生群体由于免疫系统尚不成熟,且处于人员密集的校园环境,一旦有传染源存在,易造成传播。
为保障师生健康、维护教学秩序,共同筑牢结核病防控的屏障,现就学校结核病防控提示如下。
01 掌握核心知识,科学有效预防
认清传播途径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住口鼻,在人员密集场所或出现可疑症状时佩戴口罩。
重视环境因素
经常开窗通风,确保教室、宿舍、家居等场所空气流通,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方式。
筑牢身体防线
保持充足睡眠、合理膳食、适度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02 履行健康责任,做到早诊早治
配合健康筛查
学校按规定将结核病检查纳入师生健康体检,是实现结核病早发现、早隔离的关键环节,请积极配合。
警惕可疑症状
如出现持续2周以上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咯血、盗汗等症状,应高度怀疑肺结核可能,建议尽快前往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如实告知信息
就医时请如实说明健康状况及接触史,便于医生准确诊断。
主动报告、配合隔离
一旦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确诊,应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03 规范治疗处置,营造支持环境
配合疫情处置
如学校出现病例,将按规定对接触者开展筛查,请相关人员积极配合;符合条件的潜伏感染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开展预防性治疗,以降低发病风险。
坚持规范治疗
确诊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全程规范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并能有效避免传染他人。
传递关怀温暖
请关爱每一位患者,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坚持治疗,共同营造温暖友善的康复环境。
孩子们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携手同心,从细节做起,用科学防控知识和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孩子们构建一个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
供稿:结防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