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高温天气不断,不但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而且温度极高。部分地区出现了创近年来的最高气温。面对这炎热的天气,想必大家在饮食上也想冰冰凉凉的度过这个夏天,在冰箱里面塞满了各种各样的食物,例如:雪糕、寿司、沙拉等等。殊不知,在这种冷藏、冷冻条件存在细菌污染食品的风险。其中就包含一种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
1.单增李斯特菌
单增李斯特菌,全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从土壤、粪便、水体、蔬菜、青贮饲料以及多种食品中都可以分离出来。
其生长温度范围为2-42℃(0℃亦能缓慢生长),最适温度为35-37℃。单增李斯特菌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可在低温下存活,-20℃下能存活1年。
在pH中性至弱碱性(pH 9.6)条件下生长良好,pH 3.8-4.4的酸性条件下可缓慢生长。
加热至60-70℃经5-20分钟可杀死,70%酒精处理5分钟亦可杀死。
2. 单增李斯特菌危害、典型症状、易感人群
(1)单增李斯特氏菌感染分两种:
1肠道型感染:肠道型的潜伏期很短,通常从食入污染食物的8~48小时,病人会出现发热、肌肉酸疼、恶心、呕吐等症状,几天即可痊愈。
2侵袭型感染:侵袭型的潜伏期非常长,2~12周。单增李斯特氏菌入侵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引起严重的脑膜炎和败血症,发病率虽低,病死率却高达30%~70%。
(2)易感人群:
单增李斯特氏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菌,人体主要靠细胞免疫功能对其进行清除,因此,易感人群为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或有缺陷的新生儿、孕妇、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其中,孕妇感染李斯特氏菌本人只会表现出轻微感冒症状,但却能引起胎儿感染,造成胎停、流产等严重后果。
3. 该如何预防呢?
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生吃肉类、蔬菜,生食瓜果应彻底洗净并擦干;冰箱食品生熟食分开,避免在冰箱内长时间存放食物;冰箱中取出的食品要经过彻底加热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