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痴呆最主要的类型,表现为记忆减退、词不达意、思维混乱、判断力下降等脑功能异常,以及性格和行为的改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高。积极的预防和干预能够有效延缓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2025年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为切实做好老年期痴呆防治科普宣传工作,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提高公众对老年期痴呆的科学认识,增强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意识,营造关心关爱痴呆老年人的社会氛围,高安市疾控中心于9月19日在大观苑社区开展了主题为“阿尔茨海默病早防早治,守护认知”的宣传活动。
围绕活动主题,高安疾控中心通过现场讲解、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发放宣传册和宣传单等形式,向社区居民普及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知识。
宣传员耐心向群众讲解老年期痴呆的早期识别、规范治疗、如何减少或延缓其发生发展、照护技巧、如何提升照护水平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相关内容。活动现场共接受健康咨询群众100余人,发放宣传手册150余份。
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了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知识,使社区居民对该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增强了群众及时就诊和规范治疗的意识,也提升了公众对老年期痴呆的关注度,增强了预防保健意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阿尔茨海默病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和应对,以延缓发病、减轻症状、提高患者及家庭生活质量:
一、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培养运动习惯和兴趣爱好,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多学习,多用脑,多参加社交活动,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与社会隔离。
二、降低患病风险。中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卒中、抑郁症、听力损失、有痴呆症家族史者,更应当控制体重,矫正听力,保持健康血压、胆固醇和血糖水平。
三、知晓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迹象。包括:很快忘掉刚刚发生的事情;完成原本熟悉的事务变得困难;对所处的时间、地点判断混乱;说话、书写困难;变得不爱社交,对原来的爱好失去兴趣;性格或行为出现变化,等等。
四、及时就医。老年人若出现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迹象,家人应当及时陪同到综合医院的老年病科、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记忆门诊或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就诊。
五、积极治疗。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照护人员负担。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感官刺激、身体和智能锻炼、音乐疗法、环境疗法等非药物治疗。
六、做好家庭照护。家人掌握沟通技巧、照护技能以及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协助而不包办,有助于维持患者现有功能。应当为患者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佩戴防走失设备,预防伤害,防止走失。
七、维护患者的尊严与基本权利。注重情感支持,不伤其自尊心,沟通时态度和蔼,不轻易否定其要求。尊重患者,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给予患者自主自由。
八、关爱照护人员。患者的照护人员身心压力大,要向照护人员提供专业照护培训和支持服务,维护照护人员身心健康。
九、营造友善的社会氛围。加强社会宣传,减少对患者的歧视,关爱患者及其家庭,建设友好的社会环境。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lDvYJ4S0THE-BX5QWTSV5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