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学习交流专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党员学习交流专栏

读《人民卫生健康事业从这里出发》有感:寻光赣鄱 医脉相承

发布时间2022-07-15 10:44 浏览量:3558次

  • 第二党支部  李萌

    (荣获委直机关“读一本好书”活动优秀奖)

    读《人民卫生健康事业从这里出发》,透过历史的岚帐,隐约中沙洲坝居民用锄铲开挖水井的图像依旧清晰。悠悠赣鄱,物华天宝,千里红土诉说着红色卫生健康文化的情怀,那情怀蕴含的,是韦荣“胡椒粉当去困灵”的聪慧,是何复生“战前冲锋抢救伤员”的敬业,也是唐义贞“临产救护”的坚强;言为心声,行为内现,革命先辈的德行,无不折射出耀眼的红医之光——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百年来,赣鄱医务工作者用他们那一颗颗坚韧的心、一道道不屈的魂,传承着那道光。

    寻光赣鄱,致敬荣光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的灿烂星空。”“生命至上、救死扶伤”就是医务工作者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而今,我们仰望苍穹,星空依然璀璨清朗;俯察内心,崇高的道德律令却需要我们再次温习和呼唤。而阅读最大的意义之一,莫过于于宁静一角、撇下世界喧嚣,在简朴的文字中,寻找可以拨动心弦的故事,追寻故事背后的道德之光,获得精神的洗礼、思想的震撼乃至行动的感召。

    百年前,毛主席一句“不准丢下一个伤病兵”,给党的卫生健康事业注入灵魂肌理;从此,红军卫生工作者,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情,跨过金沙险滩、草地雪山;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坚韧,走过战火狼烟、灾区病区;他们在物质资源极度缺乏的时代,通过实施中西医两法治疗、开展防病宣传等方式,创造条件,践行“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精神,他们以身为枪、以药为城,医战士病体、护中华无恙。

    百年回首,医脉相承

    余光中说:“时光,带得走歌者,却带不走歌”,百年已去,先驱已逝,赣鄱大地上百转千回的红医故事终究会在岁月的书简上泛黄,但“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精神却可以历久弥新。

    百年后,四海升平时语笑喧阗的江西疾控人,在阴霾压抑的日子里,为着华夏大地的平安团圆,挺身而出、忠诚奉献。君可见,袁辉、刘丽萍、杨梦、易志强等一批老党员、老同志请赴战场,请战书上鲜红指印誓言铿锵;君可见,岁除夜半检验大楼夜灯长明,熊英、周珺、肖芳,防护服遮挡视野,难掩灵魂红妆;你看,新时代疾控人正以身为笔、以技为墨将“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故事续写。

    “观人悟己知进退”,“生命至上、救死扶伤”描述的不仅是医德,更是人心。正是至真至诚的三颗心——面对生命的敬畏心、面对困境的担当心以及面对弱者的仁爱心,让此八字熠熠闪光、重如千钧;因此,传承红医精神,我们疾控后方工作者也不应是看客。它让我知道,在疫情汹汹肆虐的畏难时刻,要将灼灼之心融入集体国家,恪尽职守、忠诚担当;在四海升平的美好日子,也要以“尊重他人”为导向,做到清白为人、不说假话、不戴面具、不谀上欺下、不畏强凌弱。

    如果说上海、吉林居民对援沪、援吉医疗队呐喊的那句“谢谢江西”,是对医者传承红医精神的最高礼赞;那么,因“恪尽职守、忠诚担当、尊重他人”收获的心灵的平静与安宁,或许就是对吾辈疾控后方人传承红医精神的最大奖赏!